編者按: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是前海法院受理案件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提升法院的訴訟效力,保障您的合法權益,以下為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立案說明及指引,保障您的權益與時間成本。

一、您需要首先對照以下內容,瞭解自己案件是否屬於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的受理範圍

(一)涉外民商事案件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外國公民、外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國籍人,或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經常居住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或者產生、變更、消滅法律關係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民商事案件。

(二)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參照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程式進行審理。

本院集中管轄深圳市轄區內第一審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案件(含涉外、涉港澳臺民間借貸案件),訴訟標的額人民幣5000萬元以下(不含本數)。

二、涉外涉港澳臺案件起訴狀應記載哪些事項

為了讓法院工作人員準確瞭解案件基本情況,向案件被告送達相關法律文書,順利推進訴訟程式,請您在起訴狀中清楚完整載明被告身份情況、案件事實及證據、訴訟請求等相關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繫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資訊,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資訊;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

(五)有證人的,載明證人姓名、住所和聯繫方式等資訊;

(六)起訴規範化是誠信訴訟的基本要求之一,除上述內容外還包括調解意見、適用法律闡釋等方面的內容,請您詳細閱讀《起訴規範化須知》,以免因此擔負不利後果。

三、涉外涉港澳臺案件當事人應提交哪些起訴材料

(一)當事人是外國、無國籍或者港澳臺地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起訴人應當就其主體資格提交其基本資訊的證明材料,並應當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公證、認證手續或者提供其他證明檔。

(二)起訴人是外國或者港澳臺地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還應提交同意起訴的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合夥人協議或者負責人意見,並辦理相應的公證以及認證手續。

(三)委託起訴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

(四)具體明確的足以使被告與他人相區別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資訊。

(五)起訴狀原本和與被告及其他當事人人數相符的副本。

(六)與訴請相關的證據或者證明材料。

四、請您注意以下法院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

雖然我國現在已經改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但為了維護正常的訴訟秩序,但存在以下情況,法院仍是可以不予受理相關案件的:

(一)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二)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危害國家安全的;

(四)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

(六)所訴事項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

起訴狀中有謾罵和人身攻擊之辭的,當事人應當修改後再提起訴訟。

五、哪些情形可以申請立案聽證

如果您對於法院不予立案有異議的,可以依照法定程式申請立案聽證,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一)依照法律規定屬於不予受理情形的;

(二)起訴人對有關補齊、補正起訴材料的通知書有異議,堅持不補齊、補正的;

(三)起訴人補齊、補正起訴材料後仍不符合案件受理要件的;

(四)需要當面聽取起訴人意見的其他情形。

聽證程式中,起訴人享有申請回避,就起訴是否符合受理條件進行陳述、申辯和舉證的權利。

六、您可以選擇更高效經濟的途徑解決糾紛

為了方便您經濟高效的解決糾紛,降低您的訴訟風險與訴訟成本,前海法院設立有訴調對接中心,堅持自願合法、簡便靈活、快捷高效、費用經濟原則,可以幫助您儘早解決糾紛。

(一)當事人可以在訴調對接中心提供的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中選擇調解員,也可以在名冊之外選擇調解員。

(二)登記立案前,對於適宜調解的案件,訴調對接中心可以委派特邀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也可以由本院調解人員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司法確認,本院免收訴訟費用。

(三)登記立案後,訴調對接中心委託特邀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也可以由本院調解人員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經主審法官依法審查後出具民事調解書,當事人可以申請減免訴訟費用。

(四)立案前調解的案件,調解期限一般不超過30日;確有調解可能的,調解期限不超過60日。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的,不受此限。

立案後調解的案件,適用普通程式的,調解期限為15日;適用簡易程式的,調解期限為7日。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的,不受此限,延長的調解期限不計入審理期限。

(五)開庭審理前,當事人因自行和解而申請撤訴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費。

(六)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同意或者不參與調解的,可能面臨訴訟費、律師費承擔等方面的不利後果。

七、您需要注意訴訟中的以下行為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

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的,視其情節予以訓誡、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