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因其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不斷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因其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不斷開創合作領域的嶄新局面;也因其包容務實的特質,不斷增加落地國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參與度可觀,成績單亮眼

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認同度不斷提高,不少專家和機構對“一帶一路”建設紛紛表達支持。

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問題研究主任範文麗認為,“一帶一路”的概念已在國際上被廣泛知曉和探討,這是中國公共外交在推進中國理念及準則國際化上的壹大成就。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熱點議題,被世界多國寄予厚望,被不少國家視為最重大機遇。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主席陸克文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進壹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不同國家與文明相互融合的積極舉措,可以成為東西方交融合作的新橋梁。俄羅斯戰略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認為,中國向國際社會發出的信號是清晰務實的,不要求獨占,不謀求世界領導地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多份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促進亞洲與歐洲互聯互通和壹體化復興的巨大機會,“一帶一路”可被視為推動全球化和開放貿易的力量。

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進入了全面務實合作新階段,僅從2017年壹年的成果便可感受全面務實合作行進的速度。

2017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壹致通過關於阿富汗問題第2344號決議,呼籲國際社會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識,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敦促各方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加強發展政策戰略對接、推進互聯互通務實合作等。

4月,遼寧、浙江、河南、湖北、四川、陜西、重慶7地自貿區掛牌成立,這是我國成立的第三批自貿區,基本形成了以“1+3+7”自貿區為骨架、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區域開放新格局,為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支撐。

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來自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盛況空前。

7月,區域性國際非政府、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成立,搭建了致力於亞洲金融機構交流合作的又壹新平臺。

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12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布批準庫克群島、瓦努阿圖、白俄羅斯和厄瓜多爾四個經濟體的加入申請,實現了自2016年開業以來的第四次擴容,成員增加到84個,從亞洲拓展至全球。

截至2017年底,絲路基金已經簽約17個項目,承諾投資約70億美元,支持的項目所涉及的總投資額達800多億美元;中國已累計與8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0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7000列,市場化運營水平不斷提升;哈薩克斯坦南線天然氣管、馬爾代夫惠民住房、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等7個大型項目竣工,中緬原油管道、蒙內鐵路、薩菲爾風電項目等19個大型項目投產,中孟友誼八橋、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巴西特高壓輸電項目等17個大型項目開工。

優良基因讓“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五年,這將是壹個行穩致遠、繼續出發的新起點。在短短的5年時間裏,“一帶一路”倡議如此搶眼,得益於該倡議具有和平、繁榮、開放、創新、包容的天然基因。

“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境,習近平主席指出,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系。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一帶一路”是繁榮之路。習近平主席指出,發展是解決壹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仔細對照中國官方文件,我們能清晰地發現,推動落地國家的共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戰略的主旨之壹。

“一帶一路”是開放之路。“一帶一路”是壹個開放平臺,盡管是中國提出的倡議,但它屬於世界,需要各國的參與,共同致力於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中國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國際產業合作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一帶一路”倡議將貿易看作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著力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一帶一路”也是創新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既是百年工程,也是壹項創新工程。它從新的時代特點出發重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利用既有的技術條件,發揮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壹大批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發達國家幾百年來形成的思維慣性正逐步被挑戰。由此,發展中國家必須立足於新現實,創新理論和發展思路。

“一帶一路”更是包容之路。古代絲綢之路穿越不同時空、跨越不同文明,創造了文明互鑒與文明交融之路,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為“一帶一路”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文明包容之路既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基礎,也是“一帶一路”的終極目標。只有更好地建設文明包容之路,“一帶一路”才會少走彎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高目標才能越來越近。“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文明交流、文明互鑒、文明共存的“多元包容”觀,註定了其“美好而長遠”的未來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