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吉斯斯坦位於中亞東北部,北接哈薩克斯坦,南鄰塔吉克斯坦,西南毗連烏茲別克斯坦,東南與中國南疆地區接壤,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是中亞地區的東線門戶。其國土面積19.99萬平方公里,人口566.31萬,首都位於北部靠近哈薩克斯坦的比什凱克。

爾吉斯建國之後,在政治轉型與國家建設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在 2005年爆發的所謂「鬱金香革命」之後,吉爾吉斯斯坦成為中亞地區相對不穩定的國家,內部政治鬥爭激烈,政權更迭,經濟發展困難。2010年「4·7」事件後,吉爾吉斯斯坦實行了議會制,建立了平衡各派利益的執政聯盟,政局出現回穩跡象。

吉爾吉斯斯坦的政治結構

爾吉斯坦是中亞五國唯一的議會制國家,總統任期5年,不能連任,議會是國家管理體系的主導,行使權由總理負責。議會實行一院制,由120名議員組成,任期5年。目前,在吉爾吉斯司法部正式登記註冊並開展活動的政黨有140余個。吉爾吉斯斯坦議會中執政聯盟屢經變化,到2014年3月31日,社會民主黨、尊嚴黨和祖國黨宣佈組成新的執政聯盟,共和國黨和故鄉黨成為議會反對黨。其中故鄉黨、社會民主黨、尊嚴黨、共和國黨和祖國黨為吉爾吉斯主要政黨,也是議會中的五大黨派。社會民主黨於1994年12月重新註冊,現有黨員約5萬人,創建者多為知識分子,該黨現為議會執政聯盟成員之一,在議會中佔有26席。尊嚴黨於1999年8月註冊,現有黨員3萬多,在議會佔25席。祖國黨1999年12月16日註冊,現有黨員2千餘人。該黨宣稱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代表全民利益,主張妥協和相互接納。該黨在議會佔18席。兩個反對黨中,故鄉黨主要由前政權高官和南方派人士組成,政治基礎在吉南方。2010年10月議會選舉該黨獲得8.89%的有效選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在議會佔28席。共和國黨於2007年成立,主張在一元極權制的基礎上發展吉各區域經濟與文化。該黨在議會佔23席。

須指出的是,吉爾吉斯斯坦的多黨制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多黨制有本質上的不同。吉爾吉斯坦的多黨制是建立在部族之上的多黨制。在西方多黨民主的形式之下,吉爾吉斯斯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社會。吉爾吉斯斯坦全國大多處於高山地區,生存環境險惡、各區域之間交往極為困難,人們需要以來部族的保護才能獲得安全,並需要通過部落分配以獲得生存資源。這讓吉爾吉斯斯坦人逐漸形成了以部落認同為基礎的政治心理,並讓其政黨通常圍繞部族或是部族強人組建。這帶來了吉爾吉斯斯坦碎片政治的現狀,全國140余政黨只有20余政黨可以進入議會。

吉爾吉斯斯坦的投資環境及其與中國的經貿聯繫

爾吉斯的經濟總量和人均GDP偏低,在中亞五國和獨聯體國家中都屬於相對不發達的國家。2013年吉爾吉斯GDP為72.26億美元,僅佔中亞五國GDP總量的2.2%,人均GDP為1323美元,屬於世界銀行分類法中的中低收入國家。由於在油氣資源上與塔吉克斯坦同屬較為匱乏的國家,吉爾吉斯的GDP年均增速遠低於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油氣出口大國,但吉爾吉斯斯坦在有色金屬、水電、畜牧業上有著巨大的潛力。2013年吉爾吉斯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5%,主要原因是以「庫姆托爾金礦」為主的加工業,以及貿易、建築和交通通訊的增長帶動了整體經濟的提升。若不計庫姆托爾金礦產值,吉爾吉斯國內生產總值約為66.7億美元,同比僅增長5.8%。「庫姆托爾」金礦公司由加拿大卡梅柯公司與吉爾吉斯政府合資成立,加方持有67%的股份,吉爾吉斯政府持有33%的股份。該項目自1997年開始商業開發,至今已產黃金200多噸,是吉爾吉斯政府收入主要來源(目前吉爾吉斯政府正與加方就提高吉方佔該公司股比事宜進行磋商)。

爾吉斯斯坦現已探明儲量的優勢礦產有金、鎢、錫、汞、銻、鐵。黃金總儲量為2149噸,探明儲量565.8噸,年均黃金開採量為18-22噸,居獨聯體第3位,世界第22位。汞儲量4萬噸,開採量為85噸,居世界第3位。除了有色金屬之外,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河流湖泊眾多,水資源極其豐富,蘊藏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居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塔吉克斯坦,潛在的水力發電能力為1420.5億千瓦時,目前僅開發利用了10%左右。主要河流有納倫河、恰特卡爾河、薩雷查斯河、楚河、塔拉斯河、卡拉達里亞河、克孜勒蘇河等。主要湖泊有伊塞克湖、松格里湖、薩雷切列克湖等,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風景優美,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甚至有人因此將吉爾吉斯斯坦稱為「東方瑞士」。

得一提的是,僑匯是吉爾吉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佔吉國內生產總值的30%。2014年1-12月,吉爾吉斯的僑匯收入為22.36億美元,較2013年22.68億美元略有減少。其中,21.68億美元來自在俄羅斯務工的吉爾吉斯勞工,佔總額的97%;此外,來自哈薩克斯坦和美國的僑匯收入分別為0.2億美元和0.12億美元。

爾吉斯斯坦與我國西部緊密相連,其南部與我國新疆南疆地區唇齒相依,是中國通往中亞的門戶和一帶一路建設的的重要節點。兩國自建交起,雙邊貿易基本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中國是吉爾吉斯第二大貿易夥伴國與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08年之後,我國對吉爾吉斯斯坦投資增長較快,年度投資流量接近8000萬美元,但近年來受到能源與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與吉爾吉斯內需情況變化影響,出現了一些波動。2014年1-11月,吉爾吉斯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為11.087億美元,同比下降15.4%。

目前,中國在吉爾吉斯斯坦註冊企業約260家,合作範圍涉及貿易、工程承包、通訊服務、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農業種植、養殖、食品和農產品加工、金屬冶煉、建材生產、輕工業、運輸、房地產開發、建築、餐飲、旅遊、娛樂等多個領域和行業。大型工程承包項目包括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北一南公路」修復項目與吉爾吉斯南北第二條公路項目、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達特卡-克明輸變電項目與比什凱克熱電站項目、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吉爾吉斯winline-CDMA項目等。除此之外,中國在吉爾吉斯斯坦還有大量的援建項目,總計約4000萬美元。

吉爾吉斯斯坦的政治風險

爾吉斯斯坦的政治風險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大國干預帶來的政治風險。吉爾吉斯斯坦戰略位置極為重要,長期是美俄等大國爭奪的目標。吉爾吉斯斯坦建國以來的兩次大的政局震蕩都與美俄角力密切相關。美國人策劃了搞掉阿卡耶夫政權的鬱金香革命,俄國人則搞掉了阿卡耶夫的繼任者巴基耶夫。從目前來看,相比於通過NGO進行軟實力滲透的美國,俄羅斯在吉爾吉斯斯坦一家獨大的跡象十分明顯。一方面,俄羅斯為吉爾吉斯斯坦提供軍事保護,成為其保持國內局勢穩定的關鍵性外部力量。另一方面,俄羅斯還可以通過在俄務工的吉爾吉斯斯坦人對國內政局施加影響。除此之外,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政經發達地區亦深受俄語電視、報紙的影響。吉爾吉斯斯坦既有可能成為中國進入中亞的門戶,也有可能成為俄羅斯遏制中國西進的橋頭堡。

二,內部政局動蕩帶來的政治風險。吉爾吉斯斯坦是多民族國家,全國有84個民族。其中吉爾吉斯族佔71%,烏茲別克族佔14.3%,俄羅斯族佔7.8%。吉爾吉斯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其次為東正教和天主教。吉爾吉斯斯坦各地區與民族之間,在國家的發展思路上存在重大差異。居住在費爾乾納盆地、阿賴山下的南方人與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關係密切,是虔誠的穆斯林,他們主張與穆斯林國家發展關係,並使國家伊斯蘭化。居住在楚河谷地、伊塞克湖塔拉斯的北方人則與南西伯利亞民族想接近,主張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維繫密切聯繫,從而保持國家的世俗化。南北部族矛盾與吉爾吉斯-烏茲別克族裔衝突,是吉爾吉斯斯坦難以消除的兩大內部隱患。一方面,自吉爾吉斯斯坦建國以來,北部的工資和生活水平明顯高於南部,而南部由於經濟落後加之地處極端勢力活躍的費爾乾納盆地,其宗教虔信明顯強於北方,加之自古以來南部的奧什-賈拉拉巴德部族和北部的楚河-塔拉斯部族長期關係緊張的因素,最終造成了南北對立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在2010年南部騷亂之後,烏茲別克人與吉爾吉斯斯坦人關係空前緊張,其分裂傾向也越發明顯。

須指出的是,近年來由於吉爾吉斯斯坦人大量去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打工,其本地的工作機會多由來自烏茲別克的勞動者填補。大量烏茲別克青壯年的流入正在快速改變著吉爾吉斯斯坦一些地方的人口結構。隨著俄羅斯因遭受歐美制裁而經濟下滑,大量的吉爾吉斯斯坦勞工可能會向吉爾吉斯斯坦回流,從而激化與烏茲別克勞工的矛盾,而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中亞人口最多、軍力最強的國家,對於吉爾吉斯斯坦上烏茲別克族人已經表示出了高度的關注。兩國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會有所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