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國家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地區性的共識需要達成,‘一帶一路’可以推進和實現更好的互聯互通。」12月11日,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卓奧馬爾特·奧托爾巴耶夫在北京如是說。

當日,奧托爾巴耶夫接受聘請,和秘魯前總統亞歷杭德羅·托萊多、波蘭前副總理格澤高滋·W·科勒德克和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奧拉茲·佔多索夫等國際知名人士一起,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的特聘教授,並參加由新興市場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院主辦的京師「一帶一路」大講堂的討論。在與中方學界代表交流中,他們對「一帶一路」對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共同合作讓各國受益

「如果‘一帶一路’能夠成功地實施好,在未來幾年將會給中亞地區帶來益處。」佔多索夫指出。

佔多索夫進一步分析說,「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個重點是互通互聯。互通互聯意味著要實現共同的發展,就必須要實現不同國家共同的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來,不斷得以實施併發展,給沿線國家帶來了發展動力。

佔多索夫看到,「一帶一路」給所有的相關方都帶來了益處。「中亞5個國家都逐漸意識到這一點,開始逐步響應對接‘一帶一路’倡議,這推動了該地區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他說。

「在今天的發展時期,‘一帶一路’為中亞地區、為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確實帶來了新的機遇。」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榮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同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密切結合,比如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機場、港口、公路、鐵路等領域的合作,把中國的優質產能、高鐵技術帶到了中亞地區,給那裡帶來新的面貌、新的發展。

共享理念獲更多支持

第15次來中國的托萊多對中國提出的共享理念表達出非同一般的贊賞。事實上,本次他首發的著作中文版就叫《共享型社會》。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跟共享發展的理念息息相關,「國家不論大小,不管經濟發達還是不發達,都能夠從這個倡議中受益」。

托萊多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是排他性的,能把所有人聯繫起來。他前幾天在阿塞拜疆訪問時跟當地人員討論的話題中,就包括了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內容,「我雖然不能說當地的語言,但是我覺得我們有共同的看法」。

科勒德克在演講中回顧了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兩年前,他來北京參加一個活動。離開時,發現大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40多個代表將和他一起離開中國。「人太多了,大家都是來看中國的。」科勒德克感慨地說,中國是未來最強有力的經濟體,是巨大市場,還是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的來源。「中國現在已經成為投資的重要合作夥伴。」科勒德克說。

佔多索夫認為,農業是哈薩克斯坦的重要產業,中國有很多現代農業技術能夠讓哈薩克斯坦加以利用。他希望更多的中國投資落戶哈薩克斯坦,讓更多的中國遊客到哈薩克斯坦旅遊。

托萊多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需要有更多的包容性,不僅要包容貧困人口,同時還要包括年輕人。「‘一帶一路’其實是把所有人聯繫起來,在共同面臨挑戰時,感知並尊重彼此之間的不同。」他說。